Nature首次、连发2篇新冠病毒论文:确认病毒进入细胞路径,石正丽、张永振团队研究

鱼羊 十三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这2篇顶级期刊论文刚刚发布,立即备受关注。

均来自Nature——且都是武汉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首次通过同行评审后发表的正式论文。

而且一篇还来自石正丽——在非典病毒病源研究方面功勋卓著的科学家,也是此次新冠肺炎应急科研攻关研究项目组组长。

另一篇则是复旦张永振教授牵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武汉疾控中心和CDC等参与。

所以两篇重磅研究讲了啥?

石正丽团队:7例早期重症病患,6例来自海鲜市场

石正丽团队论文,1月20日提交,1月29日被接收,Nature以加快评审文章 (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方式,实现如今的在线发表。

论文标题:

A pneumonia outbreak associated with a new coronavirus of probable bat origin

研究主体对象:7例早期重症病患。

包括5名男性患者和2名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47岁。发病时间区间为2019年12月12日至2019年12月23日。

而且其中6例早期重症病患,均来自武汉华南海鲜市场

研究结果:7个被鉴定和测序出的非结构性蛋白也存在于SARS冠状病毒中。

意味着新冠病毒与SARS紧密相关,这也是新冠病毒被命名为2019-nCoV的主要原因。

2019-nCoV的基因组特征

过去的20年里,冠状病毒已经引发了2次大规模的流行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此前也有过研究预警,主要存在于蝙蝠体内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SARSr-CoV),可能会导致未来疾病的爆发。

更直接的证据是:

石正丽团队在5名病人身上,获取了全长度基因组序列,发现彼此之间相似度超过99.9%,与SARS冠状病毒有79.5%的序列一致

此外,石正丽团队还发现该病毒序列与一种蝙蝠冠状病毒在全基因组水平上相似度高达96%。

这表明蝙蝠可能是该冠状病毒的来源

在石正丽团队的Nature论文之前,也有将病毒自然宿主指向蝙蝠的研究,但石正丽团队是首次全球顶刊评审后通过的结论。

还需要补充的是,2003年SARS病毒最终自然宿主被锁定在蝙蝠,也是石正丽团队的功劳。

2017年,石正丽团队在追寻研究13年之后,终于在云南昆明地区一个小山洞里的蝙蝠身上发现了SARS病毒所有基因组成,基本完成了对SARS病毒的溯源工作。

而此前,一度被认为是SARS“罪魁祸首”的果子狸实际上只是中间宿主,并非病毒源头。

但今时不同往日,虽然自然宿主主要指向蝙蝠,但中间宿主依然还没有结论。

病人样本的分子和血清研究

石正丽团队:病人抗体有中和病毒潜力

另一大值得关注的研究结论是,新冠病毒进入细胞的路径——与SARS一致,另外病患抗体,有中和病毒的潜力。

石正丽团队从感染2019-nCoV的病人体内分离出的抗体,显示出在低血清稀释度下中和病毒的潜力。

但抗SARS病毒抗体是否能与2019-CoV交叉反应,仍需用从SARS病毒感染中痊愈的病人的血清来确认。

研究院队开发出了一种可以将2019-nCoV与其他所有人类冠状病毒区分开的测试:

在最初的口腔拭子样本中检测到了2019-nCoV,但随后(大约十天后)采集的样本没有显示阳性病毒结果。

此外,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是SARS-CoV14的细胞受体。

研究人员对表达或不表达ACE2蛋白的人类、马蹄蝠、麝香猫、猪和小鼠HeLa细胞进行了病毒感染性研究。

结果显示,除了小鼠ACE2,在其他细胞中,2019-nCoV都选择了ACE2作为进入细胞的受体。

于是石正丽团队指出,最有可能的病毒传播途径是通过个体的呼吸道

但也不排除其他传播的可能性,仍需更多患者数据来进一步研究传播途径。

而根据疫情通报披露的最新案例来看,接触传播、粪便传播等都有相应感染案例,也可以见此次新冠病毒之狡猾。

复旦张永振团队研究:锁定新冠病毒与SARS的“亲缘性”

复旦张永振团队的研究,结论佐证了石正丽团队的结果。

但实际上,复旦张永振团队论文提交时间更早。

论文全名:A new coronavirus associated with human respiratory disease in China

于2020年1月17日提交,1月28日被期刊接收。

研究主要发表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组序列。

研究对象是一名41岁的男性海鲜市场工人,其于2019年12月26日在武汉一家医院住院,表现出呼发烧、胸闷和咳嗽等严重呼吸综合征。

联合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药和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但患者表现出呼吸衰竭,治疗三天后病情无改善。

研究人员对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肺分泌物)样品进行了基因组测序,从中鉴定出了一种冠状病毒科的新型RNA病毒。

研究团队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完整基因组(29,903个核苷酸)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认为该病毒与一组来自于蝙蝠的SARS样冠状病毒核苷酸相似性达89.1%,亲缘关系最为密切。

不过,虽然新冠病毒与蝙蝠冠状病毒显示出了密切相关性,甚至在nsp7和E蛋白中显示出与Bat-SL-CoVZC45 100%的氨基酸相似性,但论文仍指出,需要更多的工作来确定病毒的天然宿主和中间宿主。

另外,这项研究同样指出,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CoV RBD结构域之间的氨基酸序列和预测的蛋白质结构具有高度相似性,新冠病毒可以有效利用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作为细胞侵入受体,从而可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全球科研加进攻关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Nature是以加快评审文章(Accelerated Article Preview)形式在线发表了这两篇研究论文,也是Nature首次以正式论文形式刊发有关新冠病毒的研究。

疫情当前,全球的相关研究人员,都将目光投向新型冠状病毒的科研攻关,相关的研究论文和预印本每天都在出现。

据Nature统计,截至1月30日,在20天的时间里,科学家们已经发表了54篇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研究论文。

论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病毒传播速度、潜伏期长短,被病毒感染后人们开始出现症状的时间,病毒的结构/基因组组成,可用于识别药物靶标或开发疫苗的信息。

正是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1月24日,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分离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种。疫苗研发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

药物方面,也有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2月3日,在美国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疗中起到明显效果的Remdesivir(瑞德西韦),已由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牵头,启动中国临床试验。

而且有小道消息,在中日友好医院牵头临床试验,已经有了初步好消息——但还需更多数据和案例。

总之,药有希望,鼓舞人心。

研究人员介绍

最后,再次进一步介绍下两篇论文的通讯作者。

第一篇论文来自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湖北省疾控中心等研究机构。

论文通讯作者石正丽,是现任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

石正丽

她长期从事新发病毒研究,在病毒的分离和鉴定、基因组学、病毒的检测技术、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等方面颇具经验。

2003年,SARS事件爆发后,石正丽带领研究团队,在全国各地调查蝙蝠栖息洞穴,采集各类蝙蝠样品做病毒检测,寻找SARS病毒踪迹。

其2013年发表在Nature上的论文,为SARS蝙蝠起源提供了最为有力的证据。

张永振

第二篇论文来自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武汉疾控中心和CDC等研究机构。

论文通讯作者张永振,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及生物医学研究院研究员。

其课题组致力于利用转录组等方法发现未知病毒,研究病毒的遗传、进化及其生态学,探索病毒基因组遗传进化的奥秘。

近年来,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建立了病毒等微生物体的发现筛查体系,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近2000种全新病毒(包括新病毒科或目,如楚病毒、秦病毒、赵病毒、魏病毒、越病毒、荆门病毒等),是世界上发现全新病毒最多的实验室。

One More Thing

在昨晚湖北省召开的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二科主任医师蒋荣猛回应了几个现下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

1、无症状确诊病例传染性较弱,不需要特殊治疗

有人说无症状感染者有传染性,或者有病毒变异,但目前没有发现有变异情况。

另外,他不需要特殊治疗,但还需要一定的隔离观察。基于他没有症状,但有核酸阳性的情况,有没有传染性,从我们对传染病普遍的理解来讲,他的传染性即便有,也是很弱的。

2、新型冠状病毒可以存活达5天

首先,病毒是通过飞沫或者接触传播,飞沫一般通过咳嗽、打喷嚏,它在空气当中的传播距离有限,一般是一米或者两米,它从人体出来很快就沉降了,不会在空气当中漂浮。

飞沫既然可以沉降,周围的物体表面,或者通过我们的手就有可能沾有病毒,它会污染我们接触到的物体表面。比如,门把手、电梯按纽,病毒会污染这上面。现在研究发现,病毒在光滑的物体表面可以存活数小时,如果温度、湿度合适,它可以存活数天。比如说20度的环境,湿度40%,有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可以存活达到5天。

请大家一定要把手洗好,这是特别重要的一点。

3、目前未发现猫狗和人之间互相传染

目前为止,我们没有发现宠物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再传染给人的,也没有发现病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以后,家里面的猫和狗发病。

总之,对于新冠肺炎疫情之战,虽然还没迎来转折点时刻,但曙光已经初现。

大家继续加油,做好防护,保持健康,期待不远的可以随意撒欢儿的那一天。

传送门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012-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008-3

— 完 —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