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佳亚新动态明了:携腾讯优图旧部创立AI公司,主攻工业检测、高清视频
十三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贾佳亚的下一步,现在踪迹明了。
思谋科技 (SmartMore),就是这位原腾讯优图实验室负责人、腾讯优图实验室杰出科学家、腾讯T5的下一站,贾佳亚携手弟子沈小勇创办,主要方向为工业检测与高清视频。
因为公司归属地在中国香港,思谋科技具体创办时间尚未公开。据《晚点LatePost》报道,已完成Pre-A轮融资,在深圳和香港设立了研发中心,并在上海设有商务代表处。
贾佳亚虽是新公司的创始人,但目前工作重心仍在香港中文大学,并未直接管理新公司业务。
新公司目前的主要负责人为贾佳亚在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沈小勇,创始团队主要成员均来自原腾讯优图。
贾佳亚离职腾讯,并非毫无征兆。
去年11月,便已经曝出贾佳亚将要离职腾讯优图,重返香港中文大学任教的消息。
但当时腾讯官方辟谣,称当时贾佳亚仍旧在岗,而贾佳亚也回应说:还没离职呢。
然而,个中意味,也基本清晰了。
并且对于很多人而言,贾佳亚离职腾讯似乎只是时间问题,因为AI科学家在企业的发展模式,目前也没有“双全法”。
于是前有张潼,后有贾佳亚。腾讯在AlphaGo前后揽入的AI大牛,如今都以得而复失。
或许也意味着AI已经开启大规模商业化、工业化和落地阶段——至少对腾讯而言是这样。
贾佳亚是谁?
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腾讯优图实验室杰出科学家,IEEE院士。
也是出自微软亚洲研究院的AI大牛。
贾佳亚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计算机系,是香港科技大学和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培养的博士。
他有两位导师,一位是香港科大的教授邓智强,另一位,是微软亚洲研究院沈向洋。
同年加入香港中文大学前后,贾佳亚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做了一年半的访问学者。
在香港中文大学,贾佳亚从助理教授做起,2010年升任副教授,2015年任教授。
他带领团队研究出的图像滤波和逆向视觉问题解法,在学界和业界得到了广泛应用。
他还曾担任计算机视觉顶级学术期刊TPAMI和IJCV的编辑,多次担任计算机视觉学术顶会CVPR和ICCV的领域主席(area chair)。
在港中大,贾佳亚还带出了包括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CEO徐立这样的AI新生代明星人物。
2016年AlphaGo之后,AI狂飙突进,腾讯也以史无前例之势加码押注。
其中重要表现之一,在2017年5月从港中大引入贾佳亚加盟,任职腾讯优图实验室负责人,任杰出科学家,职级T5——腾讯技术研发最高级别。
贾佳亚之于腾讯优图的贡献
众所周知,腾讯内部研发之前以赛马出名,AI方面则有AI实验室、腾讯优图和微信AI等3大力量,分属不同事业群,业务方向小有重合。
但2018年9月,腾讯宣布把腾讯优图升级为腾讯计算机视觉研发中心,加大投入,且不设KPI。
其后腾讯架构调整,优图继续随腾讯高级副总裁汤道生一起,被划入CSIG——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面向产业互联网发展,整合了腾讯云、互联网+、智慧零售、教育、医疗、安全、LBS等行业解决方案。
其中,腾讯优图正是输出AI力量的关键引擎所在。
在其后公开出席的活动后,贾佳亚也曾解释,在经历了平台升级、公司组织架构调整后,对于优图来说,不变的依然是技术—应用—社会主线。
总结起来是“三化”:技术普惠化、应用纵深化,科技人文化。
具体涵盖产业和场景方面,优图则核心以计算机视觉为核心,围绕社交娱乐、工业生产、社会进步、前沿探索四大方向,深入到包括医疗、自动驾驶、工业、零售、办公、文化、社会公益等十大领域的具体应用,加速研究成果的转化。
而且优图确实也实现了腾讯近年在产业、学术和社会公益方面的代表性案例。
在产业端,有刷脸支付、家乐福智慧零售,以及腾讯医疗AI——觅影等知名案例。
而且去年腾讯在自动驾驶领域最重要的合作——与宝马战略合作,其中也是腾讯优图的技术,甚至就是贾佳亚亲自带队参与。
在学术端,腾讯优图在近年联合厦门大学等高校,基本成为了腾讯在计算机视觉方面的大头输出地。
这自然与贾佳亚这样的大牛坐镇密切相关。
不完全统计,贾佳亚入职一年之后,实验室发表了超过50篇的论文,其中不乏ICCV、CVPR等顶级学术会议,仅在今年ICCV 2019,就中了13篇。
此外,在腾讯引发最大反响的还是“AI寻亲”案例。
去年2月,利用腾讯优图的“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腾讯成功通过一张3岁被拐的小朋友照片,在10年后帮助其与家人团聚。
这一善举不仅引起了腾讯最高领导层关注,马化腾等亲自点赞,而且还进一步引发了腾讯愿景的重新思考,酝酿并最终把科技向善,在腾讯创办20周年之际写进使命和愿景中。
难逃企业研究院之困
然而,即便学术、业绩和社会影响力均突出。
但腾讯优图依然没有逃脱“企业研究院”之困。
甚至贾佳亚离职的传闻,并非一日。一个月之前的10月17日,知乎上还出现了匿名提问:如何看待贾佳亚即将离开腾讯优图xlab?
一直以来,学术见长的科学家前往企业任职实验室研究,难有两全结局的案例。
在企业进行学术研究是否可持续?
也是圈内外老生常谈的话题。
因为当前AI研究到技术落地,中间始终存在不小差距,而且研究往往投入大,对核心产品和主营业务见效又不会立竿见影。
于是不少巨头在新技术初期,往往还能对研究团队礼贤下士,但其后一旦研究和产品之间涉及资源分配等矛盾,最后往往会拿不直接创造营收的研究团队开刀。
试想一下,在任何公司内部,AI实验室体量不小,一群科学家有很高的title和待遇,但没有KPI,没有实际价值产出,虽然交出学术答卷,但这怕是远远不够的。
而且谁又能真正富到——花费千万元重金去培养一个不产生实际价值的学术部门。
这样的案例,国外有Facebook AI掌舵者LeCun,国内有腾讯AI实验室负责人张潼。
他们都是因为上述研发和产品之间的关系,最后或调整或离职。
而更早之前,百度则完全实现了工程派对学术派的压倒性胜利,吴恩达、林元庆等先后离职。
所以最终结局,多半都是新兴技术研发期过后,科学家从企业研究院离开,转身回归高校。
但这也并非坏事,因为大牛科学家回归学界,通常能有更广泛的合作、不局限于一家公司,可以影响更多的年轻人才。
贾佳亚教授还非常年轻,正处学术科研的黄金时期。
他会带出更多的青年之星,也会推动更多前沿技术向前。
- 国产AI可以拍微电影了!4K、60帧高清画质,自带音效2024-11-08
- ChatGPT搜索搞不定勾股定理新证明,但国产AI可以!2024-11-05
- GPT-4o加钱能变快!新功能7秒完成原先23秒的任务2024-11-06
- 无需参数访问!CMU用大模型自动优化视觉语言提示词 | CVPR’24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