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AI落地到福州、贵阳的「幕后推手」,到底在想些什么?

未来,巴掌大的芯片,就能计算一座城市

乾明 金磊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从抗击新冠肺炎的冲锋陷阵,到日常生活中的效率提升…

依图科技,正在用一次次行动,一座座城市,展现人工智能怎么「降本增效」,怎么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这背后,是什么驱动着依图科技?

技术实力和产品落地经验是关键,可也少不了依图的舵手——创始人&CEO朱珑,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前瞻性思考。

刚刚,在一年一度的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朱珑发表主题演讲,给出了自己的最新思考和判断,这也是依图向前快速发展,推动AI技术落地到人们生活中底层逻辑。

如果你想了解依图,了解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变迁,这是一份不可多得的资料。

朱珑主题演讲

人工智能的发展,从文明变迁的角度来看,会是怎样的呢?

这也正是今天朱珑在主题为《AI新时代》演讲中所思考和展望的核心。

他说,人类物种从起源发展到现在历经了600万年。仅仅是从农业文明开始,到现在也已经过去了1万年的时间,工业革命到现在200年。

而人工智能,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也就60年的时间。但在这个过程中,这一技术已经催生出一个新物种——机器。

现在,它已经开始具备了人类的智能,这是在过去不可能的事情。

不难看出,文明变迁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速率越发的加快。

那么,这背后是什么因素在推动文明如此的变迁呢?

朱珑给出了明确答案——基础设施

原始文明中,基础设施是石器、弓箭、火、陶器等等;

  • 农业文明是铁器、文字、轮子等等;
  • 工业文明是蒸汽机、电、内燃机等等;
  • 信息文明,则是半导体芯片、互联网、手机等等,打破了空间障碍。

如果把格局再度放大,在整个人类文明,整个物理世界处于什么位置?

朱珑放出了这样一张PPT:

时间轴区间很大,从最小的宇宙大爆炸10-43,到平时心跳1秒钟,到城市历史的百年、千年,再到遥远的5亿年前的宇宙世界。

照相技术的诞生,让我们有一种手段,可以去刻画这巨幅时间区间内的物理世界变迁,例如百年尺度下的上海浦东。

那么,一秒钟的变迁呢?用机器的视觉捕捉到一秒钟内,书架的物理的变化(放大100倍)。

再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利用哈勃望远镜来捕捉,则能够观测到的5亿年前的世界。

这便是从「非常小的世界」到「非常远的世界」的变迁。

所以,朱珑认为,以我们此时此刻为中心,来看过去30年的信息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会有另一番收获,也能对未来到底如何变迁,有更深的理解。

互联网时代过去的30年时间,基础设施的核心有三点:运算能力存储能力传输速度,都经历爆发式的发展。

CPU运算能力提升了100万倍,存储能力也提升了100万倍,传输通讯能力速度提升了100万倍。

而站在过去30年的基础上,来向前看智能时代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朱珑说,智能时代什么时候开始,很难给出一个确切定义,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回溯过去5年发生了什么。

首先是芯片算力方面。

如下图所示,蓝色的曲线表示传统摩尔定律下的发展速度,每隔18或者是28个月翻一番。

而绿色部分便是在加速的超摩尔时代下发展的情况:

过去几年时间内,单个AI GPU的算力,便比传统CPU高出了1万倍。

过去5年内,算法的水平提升了100万倍。

如果以2015年AlphaGo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也就是把当时「机器识别超过了人类」的能力作为基准线。

那么仅仅五年后的今天,「机器识别超过人类」的能力便提升了100倍。

模型方面也是以万倍的速度增长。

朱珑表示,AI已经进入了新的算力霸权时代

大家都要用超级千倍、万倍集群,才能学习并达到最好的性能识别能力。

那么,未来的十年里,智能时代又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呢?

在朱珑看来,主要有两点:

  • 低阶感知智能将向高阶决策智能跃迁。
  • 将是 AI 算力的超摩尔时代。

以视觉技术为例,目前的AI技术若是应用在医学领域,可以通过看片来得到一些医学属性、特征等信息。

那么,这些技术便是医生的一个「辅助工具」,帮助医生做判断。

而未来,就要从眼睛看到的视觉智能,转向高阶的决策智能。不仅能够得到特征、属性等信息,还要做出决策。

朱珑说,疫情期间,依图和上海公卫中心合作打造了业界首个新冠肺炎辅助诊断系统,系统能够基于肺部CT片,给出形状、大小、病变的描述以及定性的诊断判断,从过去医生诊断需要的数小时,到AI辅助下的一两秒,这是视觉感知的智能。

而未来,这种感知智能将会走向高阶认知智能。这里面有很多知识提取,知识图谱归纳等技术,这也是依图目前在做的工作。

例如依图在去年儿科领域中的AI应用,可以基于几百万份的病例,做出一个完善的知识图谱,包括40万个节点、千万关联关系以及100万同义词,近千万关联关系。

未来十年变化的第二个点,就是「AI算力的超摩尔时代」。

朱珑说:

几年前,若是一个城市需要做智能计算,需要十几个机柜、大量的空间、能耗和投资。

而1年前,在做同等规模的智能计算时,AI芯片已经可以把几十个机柜的量降低到一个。

而未来,一个城市大量的计算,只要在一个巴掌大,甚至更小的芯片上就可以完成。

这是他的个人预判,也切切实实落地到了依图的发展轨迹中。

依图将往何处去?

从AI视觉切入,凭借着技术实力,依图迅速崛起,成为中国AI领域排名前列的独角兽。

但现在,仅仅一个视觉技术,已经不能概括依图了。

在过去的几年中,依图的业务,开始横向落地进入智慧城市、医疗和零售……

纵向层次上,依图打通了整个产业链上下游,推出了AI芯片求索系列,并提出“算法即芯片”的理念,重新定义算法、软件和芯片的边界。

而依图本身,也在这些基础上,开始提供性能更强、效率更高的解决方案。

依图到底要做什么?或者说,依图将要往何处去?朱珑的这次演讲,给出了最新答案:

在人工智能算力的“超摩尔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抓住人工智能从低阶感知向高阶决策智能跃迁的历史机遇。

东有福州的「靠脸生活」,西有「脸行贵阳」,在具体的发展中,依图的思路也愈发清晰。

一方面是从技术出发,围绕着求索系列芯片,不断丰富算力、算法等AI新时代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则是从场景出发,将AI落地到一座座城市的同时,来不断优化自身的AI基础设施。

有算法优势、有场景积累,还有芯片基石和强大的人才队伍,你说依图将要往何处去?想象空间有多大?

昨天夜里,资本市场上的一个「小变化」,或许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英伟达,AI时代的算力供应商,股价上涨3.49%,市值达到2514亿美元。一举超过了英特尔,成为了芯片领域的No.1。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