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研究出指纹的水分调节机制,有助于机器人、假肢开发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了PNAS上。
你之所以能够握住智能手机,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手上的指纹脊线。它们通过精确调节皮肤湿度,为你操纵物体提供更大的抓握力。
而现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和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延世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一项最新研究中揭示了指纹的水分调节机制,这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抓握物体,还能帮助科学家开发出更好的假肢、机器人设备和虚拟现实环境。
具体而言,研究人员发现,当手指与不透水的表面接触时,指纹脊线部毛孔中的汗液会使皮肤更柔软,从而显著增加摩擦力。而脊线汗液的顺应性增加最终会导致毛孔堵塞,防止释放出过多的水分从而降低抓握物体的能力。
利用高科技激光成像技术,研究人员发现,水分调节由两部分组成,即上述汗孔阻塞过程,以及由于接触物体时表皮脊线特定横截面形状变化导致的外部多余水分的加速蒸发。
无论最初手指肚是湿的还是干的,上述两个过程使指纹脊线保持最佳湿度,从而使摩擦力最大化。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了PNAS上。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
- 大一新生开发的小工具火了!不一样的Python编程体验,还是可视化的那种2021-01-21
- 中国芯片首富捐200亿办大学!落地宁波镇海,拟名「东方理工」2021-01-20
- 如何用虚幻引擎4和C++开发游戏?斯坦福相关课程上线2021-01-19
- 「拼得多」的地方,容不下一个天才黑客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