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把哪些行业重做一遍,能比大公司更超前?|圆桌论坛@中国AIGC产业峰会
创业者不能坐等大模型开源
梦晨 衡宇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AIGC对内容市场总价值的贡献至少为10%,这个百分比未来可能会显著增加。”
“中国投资人和创业者不能坐等大模型开源。”
“大公司在不适应AI组织形态和产品形态的领域,有可能被颠覆掉。”
……
今年AIGC最热的话题,有关商业化前景、国内外进度差异等等,在中国AIGC产业峰会上被激烈讨论。
云舶科技创始人兼CEO梅嵩,源码资本合伙人黄云刚,特赞联合创始人王喆,Tiamat创始人、CEO青柑在峰会上围绕AIGC爆火后的商业化进程这一话题,展开了探讨和观点分享。
从去年爆火到今年热到发烫,AIGC的技术迭代和商业化落地几乎处于齐头并进的状态。
站在各自的视角,四位分别来自不同领域的AIGC玩家,对AIGC商业落地都有哪些感触和思考?对未来进程又有哪些看法和展望?
圆桌环节由量子位智库负责人刘萌媛主持。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本文对内容进行了编辑整理。希望能够给你带来更多的启发与思考。
中国 AIGC 产业峰会是由量子位主办的行业峰会,近 20 位产业代表与会讨论。线下参与观众 600+,线上收看观众近 300 万,得到了包括 CCTV2、BTV 等在内的数十家媒体的广泛报道关注。
话题要点
- AIGC猛然窜红的背后有哪些原因?
- 如何看待国内外商业化进程差距?
- 做底层模型和上层应用,更看好哪一边?
- 对我国AIGC产业最期待哪个场景?
以下为论坛对话全文:
圆桌实录
量子位刘萌媛:欢迎来到 AIGC 商业化的环节,2023 年 AIGC 已经从一个娱乐热点和技术名词变成了需要急迫地加快落地的问题。今天我们就邀请到了在我国 AIGC 产业化方面已经有了相关问题经验和深刻见解的四位嘉宾,来和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我国 AIGC 产业的商业化。
第一位是云舶科技创始人兼CEO梅嵩。云舶科技是全球领先的全产业链 AIGC 虚拟内容平台,业务覆盖技术,产品,内容运营等产业链上下游,其代表产品小K直播姬目前服务主播用户已超40万。
第二位是源码资本合伙人黄云刚。源码资本坚持投资于科技驱动的创新,投资于持久真实价值的创造,目前已投资超过300余家创业公司。
第三位是特赞联合创始人王喆。特赞是AIGC内容科技独角兽企业,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为全球领先品牌提供内容体验的生产、管理、分发和分析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品牌内容驱动增长。
最后一位嘉宾是Tiamat创始人青柑,Tiamat是国内头部AI图像生成技术服务商。
AIGC爆火背后的商业化原因
量子位刘萌媛:第一个问题,AIGC作为一门技术在中国火起来的速度非常惊人,几乎没有经过其他技术那样漫长的孵化过程。从商业化的角度来看,它的猛然窜红背后是什么原因?
Tiamat青柑:图像领域带给人的感受非常直观,当可以快速生成一张好看的图像,一定会吸引大量的注意力。品牌方和客户发现消费者在关注这个东西,就会非常快速地跟进。
时至今日,已经有很多品牌方主动联系我们进行合作,这就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内容生产抓眼球的东西,抓眼球或者说用户的时间在现在这个时代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所以不管是厂商也好、品牌方也好,他们都会通过这个东西来判断这个事情的商业化价值。
在我看来,因为图像天然的传播性,包括它的 AI 生成质量又快又好,所以它天然会带来非常多商业增量可能性空间,所以在国内也会火得非常快。
当时,我们(Tiamat)的粉丝从0到2000万只用了一个半月。但那时的图像生成还是零散的,只有一个大致的、模糊的审美和感受,就已经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时至今日,它的增速更快。
特赞王喆:整个AIGC在图像领域最先火起来,后来出现ChatGPT,越来越多的大众开始了解。市面上也开始出现很多文生图应用。在2016、2017年,AI在行业内掀起过一波讨论,但受到技术局限,最早的AIGC主要解决的是杂志排版和电商banner设计,只能解决内容而非品牌场景。但也满足了当时的商业环境,解决了最早期通过海量触点去触达用户的千人千面的场景。
后来有了GAN,让大家看到AIGC的更多可能性。整个AI底层是预测性的模型,用户很难接受它的不完美。直到去年一些艺术风格的插画出现,效果上有了明显进步,AIGC 开始走向大众。
直到今天,很多前沿创作者和品牌都开始接受和尝试AIGC,大家更多是把它作为一个技术pr的手段。像青柑刚才说的,因为年轻消费者对这个东西感兴趣,所以品牌把它作为一种沟通手段和消费者沟通。
源码资本黄云刚:可能跟ChatGPT出现,C端用户能接触有关系。用户、产业、投资人,可能都因为这个原因对AIGC特别关注。
两三年前,学界和程序员们已经有很多反应了,但没有形成巨大轰动,现在还是因为ChatGPT的能力,让大家看到说原来和机器人对话能达到这样的惊艳效果。本质上,是对技术路线的确认和能力的巨大提升,使得技术变成巨大的生产力,可以改变很多东西。
很多人说,各行各业都能用这个技术重塑一遍。大家已经体会到它的威力,随着技术的变化,慢慢会落地行业,形成产品和商业。
对投资人来说,哪里有新的变化哪里就有新的机会。源码资本名字的由来,也意味着本身就很关注代码、科技发展,更会跑在前面一些。
梅嵩:我觉得这一轮AIGC商业化这么火爆核心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对AI技术来核心的效果,不管是AI绘画还是ChatGPT,已经达到了使用阈值,可以转换成直接的生产力。以前的智能音响为什么没有这么大的反响?确实是效果不足,还没到那个线。技术,尤其是AI技术,某个方面如果过了使用阈值的及格线,我认为就有巨大的商业价值。
第二点,无论是图片还是文字的生成,这两个方向商业化变现路径都是比较短的,用户可以直接拿来用,游戏、广告等应用场景也很多。
再举个例子,比如AIGC如果生成3D模型素材效果也很出色,我相信造成的影响没有前两者那么大。因为3D模型还需要配套使用的应用场景去开发等等。
所以效果好,商业变现路径又短,用户量又非常大,导致一下火爆起来。
国内外商业化进程差距
量子位刘萌媛:刚才的话题比较乐观,现在讨论一个比较严肃的问题。和国外公司相比,国内的商业化进程相对差距较大。目前还很难看到一些公司曝出自己已经基于AIGC主业务实现收入或者大额收入的新闻。
这一差距背后的原因,各位怎么看?
特赞王喆:这跟整个中美的市场大小、用户使用习惯,还有大家的付费意愿都相关。中国AIGC技术产生的业务价值,不一定比国外小,一方面是外国人付费习惯到使用效果,都是可被衡量了,大家也比较愿意去探讨,在国内如果单纯讲AIGC作为一种技术,直接作为一种服务商业化确实比国外少很多,其实你会发现中国整个企业服务的软件市场相对来说增速和总量都比美国小很多,这也是整个行业在过去很多年里一直讨论的一件事情
这个可能跟中美产业有关,你会发现我们的大部分产业其实净利率没那么高,大家不会在技术上作为直接投入点投入那么多,大家更愿意把技术作为商业化一环,在今天你会发现,
以特赞在广告营销领域的视角,平台上的5万个创意方至少有10%-20%的人已经在日常使用AIGC的技术他不会说自己是一个AIGC的使用者,但是他已经使用这些工具服务甲方客户。
今天在AIGC技术出现之后,很多小工作室尝试用AIGC来做早期客户沟通,可能把两天的工作量缩短到一两个小时,但是整个过程并不容易引起媒体和大众关注,我自己感觉整个行业里AIGC内容的产值不低于10%,而且这个比例很可能今年大幅度提升,对于整个AIGC参与到内容市场,我个人非常乐观。
源码资本黄云刚:国内总体上还是形态不一样,一个是基础搭建中,有些API也不能用,另外就是商业环境也不一样,海外ToB生态比较完善,国内相对难一点,海外做效率工具,一些To个人的产品都能赚钱,且增长挺快,国内就复杂一些,尤其是To企业的更难些。
国内的机会在某些领域更大,但也的确有些会更小,不管是投资还是创业者都要去分辨,国外火的应用不要去一股脑学,因为环境是差别很大的。过去移动互联网这十年,真正长得非常大,创业者摸索出来的方向,如字节、美团海外都是没有的,是基于中国的状态,商业环境做出来新的物种。所以要学习,尤其学习技术,但是商业化、产品化具体怎么落地,还是得看中国的环境。
量子位刘萌媛:追问一下云刚总,国内外AIGC产业商业化大概有几年的差距?现在会有这样的预估吗?
源码资本黄云刚:商业化差距,可能得拆解一下,包括底层技术能力、人才的差距,刚刚讲的落到具体行业里面商业环境的差距、具体行业落地差距还是不太一样。
我2月初去硅谷,见了那边的程序员,大家工作时间并没有那么长。总体来说,中国创业者其实是更勤奋的,对商业化、对产品感知更好。我们基础大模型正在路上,使得我们的商业化进度慢一些。
这是一个挺复杂的问题,是不是做应用的就一定要用大模型?还是我们可以先去海外做再回来?有很多的路径。克服这个困难,把我们优势发挥出来,中国人做企业也能做得很好,我还是比较有信心。
底层模型还是应用开发?
量子位刘萌媛:现在创业界和投资界分成两派,一派是做底层自研大模型,一派基于大模型接口做上层应用开发。大家更看好哪一边?或者对这两边各自有什么独特看法?
Tiamat青柑:在未来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里面这两个是分不开的。
实现文生图也是要对应用层和模型都有触达,我们必须要在应用层收集到足够多用户真实数据,同时能在模型层上去做进一步的优化,这样才能够提供给大家最直接,或者说最准确的服务和产品。
云舶科技梅嵩:未来大模型数量上不需要特别多,还是适合体量更大公司去做,对更广大创业者来说肯定是应用层的机会更大。但如果你只做应用层会受制于大模型技术的发展,或者其他方面的限制。
基于应用层创业有两个核心,第一个是客户,抓住客户就不会受制于在底层别人影响。
第二个是在产业链里面尽量做多元化,比如说我们给云舶科技定位全产业链AIGC虚拟平台,有技术,有产品,我还有内容运营,就好像面向虚拟直播,有自己主播公会,我们在江苏还有自己主播基地,我还要做内容,孵化虚拟偶像。
包括业界很知名的案例就是虚幻引擎,这是非常优秀的游戏引擎,也是元宇宙基础设施搭建者之一,但最赚钱是《堡垒之夜》,当你把你应用能够不断往产业链上游去输出的时候,可能你抵御变化的风险能力更高。
量子位刘萌媛:“所有行业都值得被重新做一遍”这句话出自移动互联网大潮里面,今年AIGC行业火热被重新提出来,真的能向当年移动互联网带来如此大影响浪潮吗?
源码资本黄云刚:这句话最近听很多人说,我们觉得也可能是这样,这里面分成两类。作为VC来说肯定想的是创业公司能把哪些行业再做一遍,虽然有些领域难度比较大,也不是不可能。对大公司来说用AI把我做得更强,后面的竞争者以及可能新来的初创企业甩得更远,都会想把新的生产要素利用起来。
不同行业确实不一样,有些领域大公司用的更好,小公司没什么机会,比如特别重,特别久,做起来特别复杂的,有一些行业是有可能反过来的,大公司不太适应AI组织形态和产品形态,有可能大公司有组织、产品等方面的顾虑,包括商业模式都给颠覆掉,具体需要不同行业具体分析。
我最近想的最多一件事,在什么行业初创企业有机会,以及路径是什么,怎么去创新,也有同事内部在讨论的时候也会再说,你会挑战说这概率这么低,值得花这么多时间想吗?我们投资机构或者有愿景创始人,想最有意义一件事就是,生产力变化的时候哪怕概率很低,怎么比巨头更创新更超前这才是最有意义一件事。
特赞王喆:技术创新和技术迭代的时候,创新一定会有,只是有些创新是微小结构变化,有些创新是颠覆式改变。不管是VC还是创业者,拥有产业链结构性变化或者定义结构性变化,才能重新定义价值分配,重新价值分配才有机会进攻大厂方向。
很多行业里大厂拥有很好客户网络,拥有很好的客户需求,那意味着他面对新技术的时候不能很好去引入,作为商业体,大厂在面对新技术的时候应该处于优势的,但作为组织却处于劣势。作为商业体有更多资源有更多人才,但问题在于他是否有决心让整个组织面向新技术和新技术影响下的产业价值分配。如果能有这个决心,就很有可能依然在新时代成为获利者。
AIGC对于很多内容协作链路带来了结构性变化,比如今天看淘宝电商短视频,过往大家做短视频需要有摄影师先拍照片,需要模特,拍完之后需要文案,后面拍成短视频,加一个剪辑师,再加上一个运营,这里面有好多种工种好多技能。
AI模型出来,不管生成模特、生成衣服、把衣服穿在模特身上,整个人穿着动起来,本来是多工种协作,变成一到两个人,这个是很重要价值链重构,这里面原来1个人的工资,会出现新的分配,可能分配到1到2个人身上再加上一些工具上,这个时候相对来说整个价值链条就被重组一遍,从这个角度来看,内容行业正在重塑中。
对我国AIGC产业最期待哪个场景?
量子位刘萌媛:我们最后用一个问题收一下,关于我国AIGC产业各位会哪一个场景是目前来说我们最期待的,无论最新变现还是长久来看潜力是最高的,包括场景当中是不是有些和我国特别产业环境相关因素。
Tiamat青柑:我们是AI技术背景的原生创业团队,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说实话也没有想到他会对不同场景或者对过去已有事情带来这么多影响。所以在新场景上我个人认为,当内容生产变得又快又好以后,如何吸引内容消费者目光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比如广告或者淘宝电商就是用某种方式吸引消费者目光,像这类产业或者这类场景有很大可能性被快速颠覆掉。
包括在做的方向和我们自己的感受,随着AI生成的,因为刚才王总提到有些正用LoRA做衣服的工作,现在也没有做非常好,随着做得越来越好,也在推进这样技术,内容会变得很多,很好很泛滥,那时候怎么样抢用户注意力,怎么抢消费者心智,这些行业变得非常有意思,这是我们的看法。
源码资本黄云刚:挺多场景都挺看好,刚刚说所有行业可以重新做一遍,有些新的产品形态可能是完全我们想象不到的样子。
比如搜索,现在大家都觉得新必应是下一代搜索,有可能最终完全不是搜索引擎的形态,可能是云助手、超级助手,甚至不是语音助手而是多模态的助手,可以给照片、视频、文字,问它所有东西都可以反馈结果。以前比如规划旅行,我们要去查机票、酒店、天气要去电商网站买东西,买点食物,现在直接跟他说我的需求,可能机票、酒店、要穿的衣服、要带的食物、要带用品全都一次性搞定,机票、酒店、购物、信息检索等等,会很不一样,也很难说哪种最有潜力,这些场景都有可能出现。
再举个例子,今天大家都用微信,比如要找一个人吃饭有几种方式,一个发朋友圈,另外一个通信列表一个一个看。如果能直接跟AI讲“能不能帮我找一下,周五晚上七点以后在国贸附近谁有空可以和我一起吃饭”就发这么一条,可能结果就出来了,不用再一个个找,有可能想不起来某个人等等很多场景很有意思的场景,这个都会被改变,甚至我都在畅想未来,商业路径、产品路径是什么?好像不太适合在这里说。如果大家感兴趣会后再交流。
云舶科技梅嵩:小K主要面向直播和游戏泛娱乐场景,原因很简单我很喜欢这个,又是大市场,对于创业来说找到大市场又是自己喜欢干的市场就是很好的。
国内游戏行业用AIGC有独特的利好因素,因为国内的游戏行业从业者数量几乎占全球一半,这一波AIGC热潮不光是对游戏行业的美术产生影响,游戏行业的程序编程效果也是很好的,对于游戏文案策划不分国内和国外绝对是大利好,因为未来可能大家接触到越来越丰富的游戏类型。
我们现在说到游戏行业,大家玩起来都是商业化非常成熟的游戏类别,因为要做创新产品成本太高了,试错成本太高就不敢试。现在如果把整个成本降低非常多,无论大公司也好、还是小的独立开发公司也好,都是非常大的利好消息。游戏类型越来越多,中间就会爆发出一些有商业价值的新类型。优势是我觉得中国开发人员特别多,消费者也很多,这是非常大的优势。
特赞王喆:我们自己本身在营销赛道,AIGC可能会改变蛮大、有很大创新机会。AI大提高生产效率,意味着上班时间应该比以前变少,以后双休变成三休,对所有消费娱乐利好很好。AIGC极大降低创作门槛,过去很专业的文学家,很专业的设计师创作内容,AIGC让内容创作的门槛放低。
这里面我们有个很大胆假设,品牌消费者之间从过去单向沟通走向双向互动。在今天一个消费者跟品牌沟通更频繁、更双向。不光是品牌跟消费者关系,不光是过去纯广告的关系,而是偏娱乐和体验游戏之间的关系。就像今天所有社交媒体。大家会觉得说只有 10%到 20%用户市场去做广告,但如果里面内容消费者喜欢、 品牌也喜欢,所有这部分市场就又都可以用来做商业扩展,所以从这个视角看,这里面还是有很大的商业场景潜力的。
量子位刘萌媛:时间关系,今天关于商业化的讨论到此先告一段落,再次感谢梅总、黄云刚总、青柑总、王喆总深度分享和观点交锋,之后也会继续关注国内AIGC相关创业公司的商业化进程,再次谢谢四位嘉宾。
- 国产AI可以拍微电影了!4K、60帧高清画质,自带音效2024-11-08
- ChatGPT搜索搞不定勾股定理新证明,但国产AI可以!2024-11-05
- GPT-4o加钱能变快!新功能7秒完成原先23秒的任务2024-11-06
- 无需参数访问!CMU用大模型自动优化视觉语言提示词 | CVPR’24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