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开源金融场景多智能体框架发布 蚂蚁集团助力大模型技术应用落地

正式开源多智能体框架agentUniverse

5月25日,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蚂蚁集团正式开源多智能体框架agentUniverse,这是行业首个开源的金融领域多智能体技术框架,该框架核心提供了多智能体协作编排组件,允许开发者对多智能体协作模式进行开发定制,可帮助开发者加快大模型技术在金融场景的落地研发。

首个开源金融场景多智能体框架发布 蚂蚁集团助力大模型技术应用落地

蚂蚁集团财富保险事业群智能服务部总经理陆鑫,发布首个开源的金融场景多智能体框架

智能体可简化用户与大模型的互动,允许用户只需指定目标,即可驱动大模型完成任务。据IDC发布的《2024 AIGC应用层十大趋势》报告,智能体将是大模型落地业务场景的主流形式。

围绕智能体的技术也在快速演进中。蚂蚁此次开源的agentUniverse框架,旨在帮助开发者,在金融科技等领域,快速、高效地调用任何一种大模型能力,以构建最终的应用产品。

这个框架核心提供了多智能体协作编排组件“PEER”,相当于一个模式工厂(pattern factory),允许开发者对多智能体协作模式进行开发定制,同时附带了搭建单一智能体的全部关键组件。框架预置各种已在真实产业中验证有效的多智能体协作模式组件,开发者可以基于本框架轻松构建多智能体应用,并通过社区对不同领域的模式实践进行交流共享。

这也是业内首个金融场景多智能体的开源项目。agentUniverse首次引入了专家知识框架机制,体现了人工智能与专家智能的融合,能更好地适配更多复杂应用场景,多个智能体之间的合作过程实现了智能化,并能自主进行迭代优化。

在金融行业,深度分析场景往往涉及到多层次的分析拆解与分步执行,比如对于事件的解读、宏中观分析、商业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等,这就需要智能体联动协作执行。“PEER”是agentUniverse框架中最具特色的多智能体协作模式组件,该模式通过计划(Planning)、执行(Executing)、表达(Expressing)、评价(Reviewing)四个不同职责的智能体,实现对复杂问题的多步拆解、分步执行,并基于评价反馈进行自主迭代,最终提升推理分析类任务表现。

PEER模式本质上是对人类金融专家层级合作和团队合作的模拟:计划智能体(Plan)充当了领导角色,将原本的复杂问题,拆解出多个需要分别执行的子任务。其余三个智能体各有所长,同时在工作流程上前后依赖,工作结果依次传递,避免了资源竞争。最后的工作结果,传递回“领导”进行决策,判断是已经完成任务、或是需要补充优化、还是推翻重做。

蚂蚁集团财富保险事业群智能服务部总经理陆鑫表示,PEER模式是解决推理分析类任务的一把利刃。

据陆鑫介绍,agentUniverse框架是蚂蚁集团在大模型技术落地金融场景的最新探索成果,已在真实场景中验证有效,两个典型应用包括支小宝和支小助。

支小宝是面向消费者的应用产品,定位于理财和保险专业知识问答,同时提供行情及持仓分析、智能核保和理赔等专业工具。目前,支小宝2.0版本对金融事件分析推理的能力达到真人行业专家平均水平,已服务超4300万用户。

支小助是面向金融专业人员的产品系列,致力于提升金融服务链条各职能专家专业水平和生产效率,并提供投资、理财、保险等不同场景的服务。其中,“支小助分析师版” 已全面覆盖中国、美国、中国香港市场的重要上市公司与基金产品、800+行业板块、200+热点事件、以及百余家核心独角兽公司,实现对金融市场动态的分钟级分析响应和多角度分析,已和多家头部金融机构达成合作,大幅提升了数百名金融分析师、理财顾问的工作效率效果。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