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论坛 | WAIC 2024科学前沿主论坛圆满举办!
本年度科学前沿全体会议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主办。
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科学前沿主论坛(Main Forum·Scientific Frontier)在上海世博中心红厅圆满举办。
本年度科学前沿全体会议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组委会主办,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AI实验室)、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GAIAA)协办。
以“可信AI,善治共享”为主题,本年度科学前沿主论坛邀请了多位全球人工智能及相关交叉领域顶级科学家、高校教授及业内外人士齐聚一堂展开深入讨论,持续发挥“科技风向标、应用展示台、产业加速器、治理议事厅”的重要作用,交流前沿智慧,共话未来趋势,并见证多项重要成果的发布。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科技部副部长龙腾院士出席会议并致辞。上海市副市长刘多出席会议并致辞。科技部原副部长李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流程制造智能调控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钱锋,上海市副秘书长尚玉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赵志耘,上海市科技工作党委书记徐枫,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人工智能计划负责人、瑞士人工智能实验室(IDSIA)研发主任 Jürgen Schmidhuber(于尔根·施密德胡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绿洲实验室(Oasis Labs)创始人 Dawn Song出席会议。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衔远科技创始人周伯文做开场报告。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教授主持。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主持论坛
通专融合:探索通用人工智能的战略路径
上海AI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衔远科技创始人周伯文以《通专融合:通用人工智能前沿探索与价值实现》为题,分享其对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思考、探索与洞察,提出“通专融合是通往AGI的战略路径”。
上海AI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衔远科技创始人周伯文发表主旨报告
“强泛化之上的专业能力是AI皇冠上的明珠,通专融合的发展新范式。”周伯文认为,AGI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是“生产力的生产力”。在通专融合“价值引爆点”之后,会出现一个高价值区域,其中的大模型在专业能力上应超过90%的专业人类,同时具备强泛化能力,即ABI(广义人工智能)的能力。谁先进入高价值区域,即意味着谁的能力更强,拥有更多的场景和数据飞轮,并因此更早拥有自我进化迭代的能力。
通过分享实验室在通专融合方面的最新实践,周伯文分享了他对探索AGI的愿景:“通过我们的工作,让书生和AI成为人类的好Intern和好帮手。我们必须达成,我们终将抵达。”
WAIC 2024期间,上海AI实验室发布了一系列最新科研成果,书生通用大模型体系迎来全面升级扩容。继2021年10月发布以来,书生(Intern)历经从单一视觉模型到通用大模型体系,再到通专融合大模型体系的成长历程。
基础模型方面,大语言模型“书生·浦语2.5”(InternLM 2.5)具备超长文本窗口和领先推理能力,支持自主规划和在线信息整合,为解决复杂问题提供强大的AI支持;多模态大模型以“书生·万象”(InternVL 2.0)升级亮相,支持图像、视频、文本、语音、三维和医疗等多种模态,为首个实现与大语言模型对齐的视觉基础模型,其关键评测指标表现不逊于国际顶尖商业闭源模型。
专用模型方面,“书生·风乌”从单一的气象预报模型扩展至气象海洋全方位预报体系,覆盖海陆空多种核心要素,可从短、中、长期多尺度进行全方位天气预报;“书生·翼飞”翼型AI生成式系统由上海AI实验室与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院(上飞院)联合推出,为全球首个翼型AI生成式系统;“书生·瞳真”裸眼3D光场显示系统创新性地将AI技术与光学系统结合,首次实现了无需穿戴设备的超广角全视差裸眼3D成像;具身自主探索方面,发布了“浦源·桃源”城市级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构建了“软硬虚实”一体的机器人训练场,有望解决领域内数据匮乏、评测困难的问题。
众多创新成果体现了上海AI实验室在“通专融合”技术路径上的不懈实践,亦为学术界和产业界提供了更多创新探索的启迪和应用落地的技术支撑。
生态共建:浦源生态共赢计划发布
为推动大模型技术落地、应用拓展,会议期间,上海AI实验室正式发布了浦源生态共赢计划。首批加入计划的项目包括:浦源大模型挑战赛、IEEE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工作组、以及书生·翼飞翼型AI生成式系统。
来自上海AI实验室、清华大学、中国联通、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气象局、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上海超级计算中心、中国惠普有限公司、商汤科技、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等机构的代表,以及浦源挑战赛(夏季赛)获奖者代表,共同见证计划启动。
浦源生态共赢计划发布
AI前沿:战略协同、博思论道
在圆桌讨论环节,围绕“AI战略科技力量的协同与引领”这一主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流程制造智能调控技术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钱锋,中国工程院院士、机器人视觉感知与控制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南,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吕卫锋,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兼职教授胡国平,多媒体信息处理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大学教授黄铁军,以及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健展开热烈讨论。对话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助理、领军科学家乔宇教授主持。
来自国家级研究平台的领军人物齐聚一堂,共探在通用人工智能浪潮下,各自的使命和协同之道。与会嘉宾认为,各机构的研究各有侧重,又需要有更大的规划和平台来融合各自优势、形成合力。乔宇表示,上海AI实验室愿意在未来发挥连接器的作用,协同产学研各界力量,支撑更多、更大的创新。
“AI战略科技力量的协同与引领”圆桌讨论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赵志耘教授发布《2023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从基础支撑、资源与环境、国际合作交流等五大维度出发,构建了三级指标体系,对46个国家的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治理情况进行了量化评估。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赵志耘教授发布《2023全球人工智能创新指数》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人工智能计划负责人、瑞士人工智能实验室(IDSIA) 研发主任Jürgen Schmidhuber(于尔根·施密德胡伯)Jurgen Schmidhuber发表了题为《Curious, Creative, Generative Als with Adaptive World Models》的演讲。
Jürgen Schmidhuber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绿洲实验室(Oasis Labs) 创始人Dawn Song围绕《Towards Building Resonsible Al》的主题进行了分享。
Dawn Song
围绕“下一代人工智能架构的革新与挑战”的主题,由上海AI实验室领军科学家林达华教授主持,Google DeepMind研究科学家Han Zhang、快手视觉生成与互动中心负责人万鹏飞、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许华哲、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计算机系助理教授周博磊、滑铁卢大学计算机学院助理教授张弘扬,以及上海AI实验室青年科学家陆超超展开圆桌对话。
“下一代人工智能架构的革新与挑战”圆桌讨论
回顾长达四小时的全体会议,与会者不仅见证了多项前沿科技成果的发布,也共享了一场充满智慧碰撞的思想盛宴。展望未来,上海AI实验室将以WAIC科学前沿主论坛为载体,秉承科学前沿性与国际开放性,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促进各国研究者之间的互动与协作,携手共同迈向通用智能新时代。
- 聚焦金融行业应用,容联云助力企业“营销服”数智化创新2024-12-12
- 投资新时代:第二十四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大会 引领行业未来2024-12-12
- 小雨智造:小米系首家工业具身大模型公司崛起,“国家队”助力产业化落地2024-12-10
- C++之父领衔、海内外大咖齐聚,2024全球C++及系统软件技术大会圆满收官2024-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