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姚班“斩获”AAAI 2020最佳学生论文:首届弟子贝小辉携手本科在读李子豪,攻坚算法博弈研究

乾明 鱼羊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江湖英雄辈出,又是姚班少年郎。

第34届美国人工智能协会年会AAAI 2020现场,又一重要奖项揭晓。

最佳学生论文奖,颁向《可分割与不可分割商品混合情况下的公平分配》(Fair Division of Mixed Divisible and Indivisible Goods)。

论文作者:李子豪、贝小辉,都出自清华姚班。

贝小辉是姚班首届弟子、楼教主鬲融的同班同学,而李子豪更是姚班2016级本科生——目前在读。

AAAI 2020最佳学生论文

这篇获得最佳学生论文奖的论文,研究了当资源同时包含可分割商品及不可分割商品时的公平分配问题。

公平分配问题是博弈论与算法博弈论的经典问题。是指为若干个分配者分配有限数量的资源时的博弈。

当资源为一种物质又可分割时,分配将会很容易进行。但资源种类复杂、不可分,而分配者的喜好各不相同时,分配将会难以进行。比如将17头品种不同的活牛分给3个人。

基于传统无嫉妒性(envy-freeness,EF)与单一商品的无嫉妒性(envy-freeness up to one good, EF1)的经典公平问题概念,研究者提出了一个在可分割与不可分割混合情况下更为有意义的公平性质,即混合商品的无嫉妒性(envy-freeness for mixed goods, EFM)。

以往的研究主要都是单独考虑可分或不可分情况下的公平分配的问题,而缺少对于两种商品混合情况下的公平分配的研究,该研究成果将EF和EF1都推广到了混合环境中。

研究人员证明了,对于任意数量的智能体(agents)而言,满足EFM性质的分配一定存在,并提出了一个有效算法,以计算2个智能体和n个智能体的EFM分配问题,并对可分割商品进行分段化线性评估。

在放宽对无嫉妒性的要求,转而要求针对混合商品的ǫ-无嫉妒性(ǫ-EFM)后,研究人员提出ǫ-EFM算法,使其在一定的智能体数量、一定的不可分割商品数量和的 1 /ǫ的情况下,找到时间多项式的ǫ-EFM 分配。

研究人员认为,混合商品环境中的公平分配编码了一个丰富的结构,并创造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非常值得后续探索。

姚班毕业生与姚班本科生的联手

这篇论文虽然署名有三个机构:新加坡南洋理工、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但清华、清华姚班显然是最大赢家。

论文第一作者贝小辉,现在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助理教授,但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清华姚班2008届校友,也是姚班的开山弟子。

贝小辉是辽宁人,高中就读于竞赛名校东北育才学校,作为当年的全国信息学竞赛金牌选手,贝小辉于2004年保送至清华计算机系。

2005年,姚班第一次在校内招生的时候,贝小辉与楼天城、鬲融等人一并被录取,他毕业之后继续选择了研究,师从姚期智攻读博士学位,曾获得微软亚洲研究院2011年度“微软学者”奖学金。

2012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先后在南洋理工大学、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Informatics担任研究员。

主要研究兴趣是计算经济学、社交网络分析和通用算法设计等主题,在各大顶级会议与期刊上发表了超过20多篇论文。

第二位作者,是贝小辉的直系学弟——姚班2016级的在读本科生李子豪,同样也是一名信息学竞赛高手。

李子豪是广东佛山人,高中就读于南海石门中学。2015年拿下全国信息学竞赛金牌之后,获得2016年高考直接保送清华大学的资格。

清华大学叉院介绍称,这次的科研工作,是他2019年春季学期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贝小辉助理教授研究组访问交流时的合作成果,论文的作者以姓氏首字母排序。

△ 李子豪(左一)与贝小辉(右三)研究组,图片来自清华叉院公众号

这背后,是姚班自2016年全面推行春研制度,要求本科生在大三的春季,赴海内外顶尖高校科研交流,现在已经是姚班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

从这篇顶会论文成果来看,也逐渐形成了毕业校友与在校本科生的传帮带的学术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姚班学生第一次在公平分配领域拿下顶会最佳论文。

根据清华叉院报道,姚班2010级本科生王君行,曾凭借公平分配领域单一商品最大最小分配的近似公平方案,获得第15届ACM计算经济学国际学术大会的最佳学生论文奖。

“清华姚班”已经形成和正在探索的诸多机制。

或许也能为更多优秀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可谓开风气之先,又利在千秋。

你说呢?

论文地址:https://arxiv.org/pdf/1911.07048.pdf

— 完 —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