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都在偷听我说话?窃听疑云全球密布,科技公司连连喊冤

乾明 安妮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你是不是也有过一样的疑惑?

明明只是随口提了一句“想要”,第二天手机App们就开始给你花式精准推荐。

而且上网一搜,发现自己并不孤单。

百度、头条,淘宝、京东,均被“讨伐”过。

网友一的说法,线下聊天,百度竟然“心灵相通”了。

现实中电话聊天中谈到的东西,没打字也没搜索,但百度App不久就给推荐了。

手机App都在偷听我说话?窃听疑云全球密布,科技公司连连喊冤

网友二则觉得今日头条,一直在用麦克风权限“偷听”聊天。

线下跟家人聊到方便面,一则广告就这样出现在信息流中。

手机App都在偷听我说话?窃听疑云全球密布,科技公司连连喊冤

还有网友举出淘宝和京东的案例:

家里神仙鱼死了,打开淘宝全是水族活鱼推送。

手机App都在偷听我说话?窃听疑云全球密布,科技公司连连喊冤

中午跟同事聊单反,就有京东关于单反的短信。

手机App都在偷听我说话?窃听疑云全球密布,科技公司连连喊冤

总之,核心问题只有一个:这些App是否真的在窃听隐私,然后实现更精准广告推送?

这个困惑,不止中国人民,全球同此凉热。

今天,这个话题也在国外炸锅。

窃听疑云

用“Listen”(窃听)和“Phone”(手机)同时作为关键词在谷歌搜索,可以搜出6930万条相关报道。

手机App都在偷听我说话?窃听疑云全球密布,科技公司连连喊冤

Facebook、Instagram、知乎、今日头条等资讯类和社交类平台首当其冲,不断有网友吐槽疑似手机遭遇窃听,“可怕”、“诡异”、“震惊”成为这些事件的关键词。

他们都遭遇了什么?

美国媒体Vox记者Kaitlyn Tiffany,讲了一次“发现被监听”的亲身经历。

Tiffany和朋友在回家小聚的路上,经过一家杂货店,想买点啤酒晚上助兴。店里精酿啤酒五花八门,少说也有几十种,还都是他们没有听过的牌子。一番询问后两人买了1提。

手机App都在偷听我说话?窃听疑云全球密布,科技公司连连喊冤

到家开始做晚饭时,朋友打开了Instagram,随后惊声尖叫。这个啤酒广告赫然列在他的Ins里,朋友表示自己从未尝试过、从未读到过、从未购买过、从未听说过,仅仅在打开Ins前的15秒大声读出了它的标签。

手机是在窃听我吧?这让Tiffany的朋友感到毛骨悚然。

手机App都在偷听我说话?窃听疑云全球密布,科技公司连连喊冤

不只Tiffany一个人这么觉得。

在Reddit上的话题“Facebook与Instagram是否在监听我讲话”话题中,网友happypants40表示,前脚在电视上看到了一个地方与家人谈论,后脚就在自己的信息流中看到了一个旅行广告,而此前从未搜索旅行相关信息。

无独有偶,再一次和儿子聊天讨论厨房的管道设备后,信息流中竟然莫名出现一个厨房水龙头的广告。happypants40表示一开始还以为是巧合,后来想想真的“So fucking creepy(惊悚)”。

手机App都在偷听我说话?窃听疑云全球密布,科技公司连连喊冤

类似的网友吐槽开始在各大论坛上泛滥,网友集体向这些应用的公司讨说法:

你们到底是不是在监听我?

“关不掉的麦克风”

当然,这些公司都已矢口否认,只不过各有说法。

今日头条今年1月回应称,用户使用今日头条(包括头条旗下产品)录制视频时会用到手机麦克风。除非用户明确点击授权,否则无论哪种机型,今日头条都无法获得麦克风权限,无法收到用户任何语音信号。

同时,今日头条表示,从技术上看,目前声音信息的处理,也远达不到通过麦克风获取个人隐私的水平。今日头条也绝不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用户隐私数据。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们还没有那个本事,臣妾做不到啊。

手机App都在偷听我说话?窃听疑云全球密布,科技公司连连喊冤

也是巧,在百度遭江苏省消费者保护委员会提诉、指控其旗下App涉嫌“监听电话、定位”后回应:

百度App不会、也没有能力“监听电话”,而百度App敏感权限均需授权,且用户可自由关闭。

放眼国外,窃听事件的众矢之的Facebook表示“监听”子虚乌有,推广合作企业产品的广告都是从满足用户需求的角度考虑的,并且也通过了相关统计学理论的论证,符合市场需要。

CEO扎克伯格表示,人们怀疑Facebook从移动设备上挖取音频信息定向投放广告,反映了群众和公司之间的信任缺失。

手机App都在偷听我说话?窃听疑云全球密布,科技公司连连喊冤

各家公司面对窃听疑云,开始上演大型“否认三连”现场:

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啊~

手机App都在偷听我说话?窃听疑云全球密布,科技公司连连喊冤

它们能吗?

很显然,这些回应无法打消人们心中的焦虑。讨论中,大多数人仍旧觉得它们有能力做到“窃听”。

毕竟,这些回应中,只是寥寥几句的否认,最后干脆说道,你可以关麦克风权限。

相对于各大公司的回应,一些专业人士的说法,就显得有理有据多了。

手机App都在偷听我说话?窃听疑云全球密布,科技公司连连喊冤

Facebook广告部门有一位工程师Antonio García Martínez,在《连线》杂志上撰文解释了为什么Facebook不能监听用户。

有三个理由:

第一,监听用户产生的数据非常多,Facebook难负其重。

整个过程就相当于用户在持续不断地给Facebook打电话。以用户使用半天手机来计算,这一过程产生的数据仅在美国就有20PB,是Facebook每天处理数据的33倍还要多。而且,在“打电话”状态,也会影响手机的其他功能。

第二,像智能助手那样监控,Facebook很难做到。

智能语音助手都需要特定的触发词来唤醒,但Facebook没有特定的唤醒词,想从谈话中获取每一个对它有价值的关键词,需要在本地(手机上)将语音转换成文本进行识别。整个过程,就是算iPhone X,分分钟也得变成砖。

第三,用户语音数据,对广告商来说没多大价值。人们还是太自恋了。

上述的观点,与知乎上的一些答案形成了呼应。

手机App都在偷听我说话?窃听疑云全球密布,科技公司连连喊冤

比如,一位名叫“菜鸟小鱼鱼”知乎网友的回答:

这样做(麦克风监听)对手机的资源、网络的流量的占用很大,现有的压缩技术,无法在不影响质量的情况下对这些数据进行压缩处理。
而且,监听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需要极高的技术支撑,而获得的数据质量极低,中还要经过复杂的工作才能剥离出并不丰富的情报资源,商业企业是不会做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的。

这些回应,虽然解释了“为什么它们没有能力监听”。但仍旧有一个问题需要回答:

如果不是通过语音窃听,它们是怎么做到的?

“窃听”无处不在

通过麦克风窃听谈话来获取用户信息,只是万千选择中的一种。

各大公司想要“窃听”一个人的信息与状态,有太多太多的方法。

比如你所处的地理位置、电子邮件上隐含的工作地址、你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发布的内容,甚至你没有连接上的wifi,社交媒体上一个微不足道的一个赞等等等等。

这些中的每一个信息,都能够将你暴露在广告商的目光之下,更何况这些大公司能够把这些内容整合关联起来呢?

手机App都在偷听我说话?窃听疑云全球密布,科技公司连连喊冤

你的一举一动,都会在它们的“监视”之下。你的下一步,可能也在它们的预料之中。

回到上文提到的Kaitlyn Tiffany和朋友的例子。

他们已经在其他地方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比如六个月前,她在那个杂货店注册了一张卡,她在一个以生产精酿啤酒而闻名的地方长大等等。

然后,再结合一些社交媒体上的数据,以及她这个年龄段的群体特征,推断出来他们买的什么啤酒,并不算太难。

也许,这就是获得效率的代价吧。

但谁又希望拿隐私方便呢?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