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自主”的木兰编程语言回应:承认基于Python二次开发,向中科院致歉

负责人:保证不再出现类似问题

晓查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国产编程语言“木兰”面对换皮质疑,现在公开回应、并道歉了。

就在近期,一家国内公司中科智芯声称开发了首个跨平台、兼容多种硬件的国产编程语言木兰

不过,很快有网友发现,木兰其实只是Python“套皮”,无论是语言的函数,还是所用的编译器,木兰都有明显借鉴Python的痕迹。

开发木兰的中科智芯被指抄袭Python。面对广大网友的质疑,木兰的项目领头人刘雷做出了回应。

刘雷说,确实有基于Python开源编译器进行二次开发,但在采访宣传中夸大为“完全自主开发”。

他还致歉中科院和中科院计算所,字里行间表达的是,该事件为自己公司所为,与中科院和中科院计算所并无直接关联。

回应内容

刘雷在回应中提到自己犯了两点错误:

1、木兰编程语言主要是用于中小学教育,在介绍中将它扩大到智能物联领域。

2、木兰语言在8位单片机上的编译器是本团队开发的,在32位单片机上的编译器是基于Python开源编译器进行的二次开发,但在接受采访中将木兰编程语言和编译器夸大为完全自主开发。

对于此次在网络上造成的不良影响,本人郑重道歉,对给中科院、中科院计算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表示诚挚的歉意。本人感谢大家的监督与批评,并深刻反省,保证不再出现类似问题。

“木兰”在之前的宣传中主要就是扩大了语言的应用范围和自主开发的比例。

首先,木兰宣传的定位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开发语言,但这并非现在的用途,木兰语言现阶段主要还是用在少儿编程学习上。

通过“木兰”下载地址,我们不难发现木兰属于动手客,而“动手客”所属公司为中科智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动手客的网页仍然可以打开,但是非常缓慢。根据官网介绍,中科智芯是一家提供人工智能教育解决方案的公司。

中科智芯(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孵化企业,源中科院计算所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而成立,是中国科学院“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的衍生,是青少年人工智能编程教育领域翘楚,凭借在计算机技术领域中数十年的知识技术积累,拥有自主研发软件、硬件及助力人工智能教育的强大实力。

从网站介绍来看,其声称的AI编程,也是以培养学生系统思维作为出发点。

而中科智芯由另一家公司中科编易控股70%。这家中科编易,由刘雷持股75%,中科院计算所持股25%。

中科编易、中科智芯都是从中科院计算所孵化的企业。

这家从事中小学编程教育的公司参与过多地的教育项目,编写的《K12人工智能教育》用于成都K12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师资培训,这家公司还入选了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第七批市级资源单位名单。

由此可见,中科智芯旗下的木兰语言现在的主要用途还是在少儿编程领域。

其次,“木兰”语言虽然支持各种硬件、不同操作系统,但是自主开发的程度有限。只有8位单片机的编译器是自主开发,其余硬件平台都是在Python基础上的二次开发。

这也符合网友的预测。

有位CSND网友在下载木兰后发现,Windows下的木兰其实就是Python套了层皮,无论是编译器是在Python基础上构建的,而且两种语言的函数几乎一模一样。

所以无论是在用途还是自主研发上,木兰的开发方中科智芯都存在这夸大宣传。

事件回顾

1月15日,从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宣布,由该所计算机体系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主导研发的“木兰”编程语言正式发布。

官方宣称,“木兰”语言面向的是智能物联应用,由我国科研人员自主设计、开发和实现,与之配套的编译器与集成开发工具,也由科研团队自主实现。

发布仅仅第二天,“木兰”就遭到了网友扒皮。

1月16日晚,CSDN网友“沉迷单车的追风少年”通过下载解包发现,木兰其实就是Python套了层皮。

这篇技术博客一经发布,就在科技圈引发了广泛讨论,有人将之与前不久的“红芯浏览器”事件做对比。

红芯浏览器是一款号称自主研发的浏览器,但是被细心的网友发现,其实是在开源浏览器Chromium基础上的二次开发。

随后,动手客官网停止了用户对木兰语言的公开下载,动手课官网也无法访问,中科院官网也删除了介绍木兰语言的新闻。

1月18日,中科院计算所副研究员,同时也是木兰研发团队的负责人刘雷回应网友质疑,承认宣传过程中存在的夸大行为,并“郑重道歉。

至于木兰语言的后续状况如何,我们将进一步关注。

附回应全文: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