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造车首款产品确实够火,但国内外评价画风迥异

量产车下半年可预定

万博 发自 副驾寺
智能车参考 | 公众号 AI4Auto

集度造车400天,首款概念车正式发布,第一次公开交卷就火得一塌糊涂。

国内外媒体、KOL车评人、甚至友商,都认真观看并给出评价,甚至有外媒在形容这款车时用到“革命性产品”、“来自未来”之类的评价。

当然,叫好的大有人在,质疑也不是没有,而质疑的重点,更多聚焦在实际问题上:

褪去“汽车机器人”的概念,集度首款量产,够不够竞争力?

图片

集度首款产品,首发即热议

概念车首发第一天,有关“集度汽车”的各大搜索指数,瞬间爆涨。

数据显示,6月8日集度微信搜索指数近379万,环比前一日飙升351%;百度头条新闻的搜索指数也达到4459,较前一天增长超过3倍

图片

包括路透社在内的国内外各大传统媒体、自媒体车评人,甚至是友商也均有关注,讨论和评价从集度首款概念车本身,延伸到百度和整个产业。

整理一下舆论风向,喝彩声占多数,质疑也不可避免,整体来看,有2种趋势:

首先,国内和国外,呈现出不同画风。

图片

具体一点讲,不管是叫好还是质疑,国内务实——更倾向于从车辆本身出发,比如价格、智能化配置等等。

国外则更务虚,除了平行传送车辆基本信息,更多的讨论是关于未来,比如类似电影《机械公敌》中的机器人暴动(额……似乎还真的沾点边)。

外媒Electrek,在标题中着重提到集度概念车说话和分享情感的能力,从机器人的角度进行报道以及评价。

图片

在技术性细节上,Electrek用让人兴奋评价。

图片

国外电动车媒体FutureCar更夸张,直接在头版头条中,用Revolutionary(革命性)来阐述这款概念车。

图片

知名科技媒体WIRED也给出看法:

China’s Jidu Robo-1 Looks Like It’s From the Future. Maybe It Is.(这款车可能来自未来。)

图片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叫好,也有看起来有点奇怪的评价,比如Techradar:

“像我们20年前想象的未来”,这乍一看是夸……

图片

而国内媒体和网友,相对来说,对这款车的质疑更多,而且质疑的关键非常清晰:有没有竞争力?

比如虎嗅在文章中以史为鉴,态度不言自明:

百度智能驾驶此前已经走过太多弯路,百度Apollo开发的自主泊车AVP,在包括长城、威马在内的车型上搭载上车,但不管是从合作进度还是量产效果,都不尽人意。从宣传角度来说,集度提出的汽车机器人概念,始终是在业内围绕技术和概念展开,针对真正买单的消费人群,始终没有动静。

图片

对于集度这样的后来者,更多的媒体则是放眼整个行业,集度作为造车赛道后入场的玩家,如何能在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势力,以及众多传统主机厂的夹击下获得竞争力?

当然,对于车辆本身的设计细节,还有友商CEO亲自发起讨论。

理想创始人李想此前就发文质疑,集度升降式的激光雷达,能不能过审都是个问题。

图片

对了,还有一个小细节值得注意,在外媒的报道中,集度受到的关注度,最主要还是因为百度的关系,而另一位股东吉利汽车受到的关注则相对有限。

不知道是吉利合作造车的项目比较多,见怪不怪了。

还是集度喊得响亮的汽车机器人,真的让机器人一面更受期待?

究竟是怎样的车,热度这么高?

不管是看好还是唱衰,反正这一大波流量,集度算是收割到手了,把目光转向热度中心的集度概念车,到底是个什么成色。

首先要说明的是,虽然是概念车,却也是无限接近量产了,官方说法是重复性达90%

图片

从集度官方传达出来的信息来看,这款车的一切,都是围绕包括智能驾驶和人车交互的智能性展开的。

智能驾驶层面,底层计算硬件采用两颗英伟达Orin X芯片,综合算力508TOPS,全车搭载31个车外传感器,包括:

  • 2颗来自禾赛的升降式128线激光雷达
  • 5颗毫米波雷达;
  • 12个超声波雷达;
  • 12个高清摄像头,包括7个800万像素摄像头,4个300万像素摄像头以及1个200万像素摄像头。

图片

算法方案不必说,百度Apoll提供底层算法,同时综合成本、法规等方面的考量,进行二次开发和集成的商业化量产。

具体到功能上,集度早在几个月前就有公开视频流出,可以实现包括高速、城市开放道路以及泊车场景的点对点智能驾驶。

图片

人车交互,包括座舱内外的交互能力,是集度定义汽车机器人的核心点。

集度官方披露,集度概念车搭载高通最新一代的8295座舱SoC芯片,综合算力可以达到30TPOS,这也是目前业内最强的座舱芯片。

在算力基础上,集度概念车可以实现主动感知变形共情交互能力。

主动感知变形,主要包括前机盖“跳灯式”可升降激光雷达、主动升降式尾翼ROBOWing、可折叠U型方向盘、升降式卫星音箱、自适应天鹅颈0重力座椅等等。

图片

比如激光雷达,可以在碰撞发生前,由AI介入进行主动溃缩或受力后物理溃缩,以此提升安全系数。

所谓共情交互,顾名思义,就是具备用户情绪识别能力,能与外界交互自身状态与情绪。

交互手段,车内主要靠一块3D无界一体化超宽大屏和语音交互,车外主要是通过不同的灯语表达超车警示、提醒行人、显示关键状态等等。

图片

另外,座舱交互系统的AI算法本地化,可以实现本地学习迭代成长。

以上,就是集度概念车的智能化核心,也是集度所强调的“汽车机器人”概念的具象能力。

而通过这一系列的展现,其实也能透过现象看底层逻辑,集度造车,或者造汽车机器人,究竟是更偏向,还是更偏向机器人

很显然,集度更偏向于机器人。

图片

所以集度Robo 01,展示出了把目前最受期待的一系列AI能力,放在“四个轮子”之上的尝试。

至少作为集度首款产品的发布会,没有太多的篇幅讲到车辆工程本身。

而且对于车的各种设计和功能,发布会当时就引发了更多友商的不服气。

变形的升降的激光雷达,路特斯的朋友喊冤:路特斯Eletre用同样的设计理念,我们发布时怎么关注度没这么高?U型方向盘,像是在走入马斯克阵营。

图片

以及共情交互,车外灯语和情绪化对话,据说高合的高管一度开启弹幕刷刷刷模式。

总之,车很热,很受关注,夸的和质疑的都很大声。

但这似乎还没到给集度造车下定论的时候,因为按照车圈“约定俗成”,最终还得量产车说话。

集度已经明确,概念车和量产车之间,重合度高达90%。

所以不知道那不能重合的10%里,后视镜拨杆,以及B柱如果算的话,占比多少?

图片

因为从目前车规和法规来看,后视镜等应该还没到能“不要”的时候。

以及最最最受人期待的是量产车售价,集度老板的老板——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已经在财报分析师会议上剧透,量产车定价瞄准20万级别,下半年就能预订……

所以如果单纯从一款车的角度评判,性价比肯定是有的,毕竟类似智能化能力的上汽智己L7,都卖到40万左右了。

One more thing

就在集度概念车发布后不久,同样关注这辆车的小鹏CEO何小鹏,发布了一条朋友圈挺有意思。

图片

何小鹏在朋友圈中表示:

继全场景语音交互后,忽如一夜春风来,鹏翼门高仿遍地开啊。我们要继续努力,实现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目标

这……挺巧的是,最近两天类似鹏翼门这样的新车型,确实有点多,集度概念车是,哪吒S耀世版也是。

不知道何小鹏具体内涵的是谁?还是说指的是在座的各位?

不过,小鹏当初发布P7鹏翼版的时候,也不知道上世纪60年代就首创此类设计的阿尔法·罗密欧怎么想(手动狗头)。

更不知道当年开源特斯拉造车核心技术的马斯克,看见中国造车的火热盛况和友商友好交流,又会怎么想?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